新阶段新形势交流发言材料多篇(4)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策,大力推动乡愁资源活化、转化、商品化、市场化。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致力创新破题,激活“一池春水”。总结推广“缙云烧饼模式”,建立“业长制”,设立“爽面办”“民宿办”等机构,推进“一办管一业”。做足“缙”字文章,打造农业“有缙道”、工业“缙争力”、文旅“缙情游”、消费“缙情购”四大品牌。推出低收入农户“幸福清单”和数字扶贫“小康码”,实现各项帮扶举措精准“进村入户”。
聚力生态赋能,加快“两个促进”。一手抓护绿固本,促进乡愁味道更加浓郁。推进生态与乡愁共护、山水与文化相融,创成仙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老县城复兴计划,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唤醒千年古石城的乡愁记忆。另一手抓点绿成金,促进乡愁资源更好转化。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产生了全国首例基于GEP核算的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案例。好生态也吸引了世界顶尖企业德国肖特两度投资缙云。
着力大众创业,开辟“三条路径”。第一条是“舌尖上的乡愁创业路”,把特色美食做成富民产业。缙云茭白助力四川南江县退出了贫困县序列。第二条是“山居上的乡愁创收路”,建立健全民宿发展激励机制,整合各类要素资源,推动民房变民宿。第三条是“云端上的乡愁创新路”,织牢“电商+产业+农户”联结纽带,推动优质农产品搭上电商“数字快车”走向千家万户。
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镇海区坚持“项目为王”,有效投资逆势上扬,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5项结构性指标增速均居省市前列。
大项目是产业之本,必须谋深做实。狠抓重点项目谋划,按照“产业项目5000万元、基建项目2000万元”准入条件,超前谋划241个“十四五”重点项目。狠抓国家战略项目推进,成立大项目专班,每周每月定期会商,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狠抓产业链延伸,完善基础设施,谋划建设产业拓展区,启动下游企业扩建,招引高端项目,补齐“油头化尾”上重下轻的短板。
大投资是发展之源,必须全心全力。去年以来推进226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产业投资占比超五成。全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实施梯度奖励政策,给予分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