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复习资料(3)

发布时间:2021-06-05

③发展五趾型附肢,使之能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及推动身体爬行。它是从总鳍鱼的偶鳍发展来的。

④发展适应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尤其听觉器官,发展了中耳(鼓膜和听小骨),大脑半球完全分开。

9、两栖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不完善性特点

答:①皮肤角质化程度低 ,不能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所以还不能离开潮湿环境。

②不能在陆地繁殖,必须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 ③五指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运动能力不强。

④肺呼吸不够完善,还必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⑤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休眠的习性。

环境温度是两栖类生存中重要条件之一,当温度降低到7-8℃时,大都进入冬眠状态。环境温度过高,则进入夏眠状态。

10、爬行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进化特点

答:①具羊膜卵,真正适应陆生的脊椎动物,使胚胎发育脱离了水环境;

②具角质鳞片保护的皮肤,有效防止水分蒸发;

③脊柱进一步分化,具有颞窝,次生腭;

④肺呼吸进一步完善,胸廓出现;

⑤心脏分为2心房和1心室,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仍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⑥消化器官进一步复杂,排泄器官为后肾;

⑦出现新脑皮,大脑体积增加,脑神经为12对,

11、胎盘的结构及胎生哺乳的生物学意义

答:胎盘是胚胎的绒毛膜和尿囊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形成的特殊结构。

意义:

①胎生为胚胎发育提供了营养、安全及恒温的发育条件,使外界环境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大大提高了胎儿的存活率。

②哺乳使后代能在优越的营养条件和安全的保护下迅速成长,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11、羊膜卵的结构及生物学意义

答:结构

①羊膜动物胚胎发育到原肠期后,在胚胎周围开始突起环状褶皱,环状褶皱不断生长,逐

渐向中间愈合成围绕着胚胎的两层保护膜,羊膜和绒毛膜,羊膜围成羊膜腔,绒毛膜围成胚外体腔;

②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浸浴在羊水中,舒适又安全,得到很好的保护,且为其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③胚胎原肠后部向胚外体腔突出囊状结构,为尿囊,尿囊外壁和绒毛膜紧贴,为胚胎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④羊膜卵具有卵黄囊,储存大量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⑤羊膜卵一般外包一层石灰质硬壳或不透水的纤维质卵膜,能防止变形、防止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减少细菌的侵袭。(卵壳仍透气,保证呼吸)

意义

①因为羊膜卵是独立的单位,它们可以在干燥的土地上离开水环境。

②胚胎在羊膜卵中不易被环境条件等负面因素影响。(例如:温度变化,洪水)

③壳的高强度使得动物幼体能生活在壳里,这样一来使动物幼体有了一个更长的发育期,长时间的发育能使幼体孵化出来后,具备更好的生存能力。

三、论述题

1、昆虫在地球上繁盛的原因

答:因是其对陆地生活的成功适应。

(1)昆虫保水问题。①减少体表失水。昆虫的外骨骼都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蜡质层

通常有几个分子的厚度,但其保水性能大部分是一层蜡分子的作用,这些蜡分子的排列相当紧密,导致水分子不能从中间通过。②昆虫通过CO2的爆发式释放来减少呼吸失水。由于气门开启的时间短而间歇的时间长,身体水分损失大为减少。③昆虫的非气体代谢终产物主要是尿酸,可以作为固体保留并和粪便一起排掉。尿酸分子中的氨与氢为一比一,意味着排除同样的氨所消耗的氢比其它排泄化合物要少,而氢与氧结合可在体内产

普通动物学复习资料(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