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考试总结(6)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矿大地质专业的
47、荒漠化系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
48、黄土地貌(Loess landform) 黄土地区在地表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常切割成很多沟谷和沟涧地,形成许多特殊的正向和负向地形称黄土地貌 49、黄土的类型:黄土、次生黄土、黄土状黄土
50、目前发现的三部最完整的地球气候史书:极地冰芯、深海沉积物和中国黄土。 51、黄土的性质
(1) 颜色:多呈浅灰黄色、灰黄色或褐黄色。
(2) 成分:包括黄土的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三部分。
黄土的粒度成分以粉土为主,其次夹有少量的细砂和粘土。从区域分布上看,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颗粒由粗逐渐变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还有少量的粘土矿物
黄土的化学成分以SiO2占优势,其含量在50%以上。其次是Al2O3,CaO及铁、镁、钾、钠的氧化物。
(3). 黄土的结构疏松,胶结差, (4). 具有多孔性,肉眼能见到大的孔隙。 (5). 构造上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 (6). 富含钙结核,一般在10~15%之间。
(7). 具有湿陷性。黄土遇水浸湿后,大量的可溶性盐类、粘土、细颗粒物质沿着大孔隙或垂直节理流失, (8). 黄土中常含有古土壤层
52、我国的黄土地层常分三期,即早更新世(Q1)的午城黄土,中更新世(Q2)的离石黄土和晚更新世(Q3)的马兰黄土。
53、黄土沟(各)间地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墚和黄土峁。
54、黄土分布区常见问题 1.冰雹 2.泥石流和山洪 3.水土流失(片流和暴流侵蚀造成了水土流失)
山岳和丘陵的高程分类
矿大地质专业的
的一盘。坚硬的岩层构成山脊,山脊沿构造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
猪背山是单面山的一种特殊类型,岩层倾角较大,顺层坡与切层坡的坡角近于对称 56、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第四纪的构造运动 (2)第四纪古气候 (3)第四纪生物界
(4) 第四纪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5)第四纪海平面变化
57、冰期:指地球上冰川规模扩大,气候显著变冷的时期。年平均气温较现今低
8~13℃,此时极地和高山冰盖扩大,并向中纬度推进,引起生物群的迁移或部分绝灭。 间冰期:指两次冰期之间的温暖时期。此时大陆冰盖缩小,并向极地后退(或高山冰川后退),同样引起了生物群迁移,但伴之以生物繁荣。
58、我国冰期的确定和划分是以中国东部为基础的。可以划分为五个冰期和四个间冰期
59、 海平面变动就是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海侵和海退现象。水动型 地动型 60、米兰科维奇假说认为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决定于太阳辐射、下垫面的性质以及由此引起的大气环流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61、气候变化的三个驱动因素: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岁差 米兰科维奇案冬半年和下半年分别计算了南北半球每个十个维度的的辐射量,做出了60万年以来影响气温的综合 气候曲线,称为米兰科维奇曲线,后来其他学者又将其延长至100年前。这种理论模式在解释第四级冰期、间冰期的气候变化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对于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