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1讲 岩石圈与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第1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江苏考纲】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 主要特点。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3.影响地表 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点要求】 1.认识地震波及其对地球内部 圈层划分的意义。2.了解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 特点。3.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 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4.了解三大类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A为横波,B为纵波) (2)圈层划分圈层 结构 C 平均 厚度 17 km 地壳 (1)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连续圈层 (2)大陆部分较① 厚 ,大洋部分较② 薄 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 F 软流 层,是③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 名称 典型特征
D E
2 800 km 地幔
3 400 km 地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贴士 地壳“厚薄”歌 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 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 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2.岩石圈的结构:软流层(F)以上的地幔部分与④ 地壳 , 主要由岩石组成。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花岗岩岩浆 沉积化石
变质
石灰
提醒 岩浆岩和沉积岩在转化为岩浆的过程中,由 于高温高压的作用,必然经历变质的过程, 因而有的资料强调只有变质岩才可形成岩浆。 这个变质过程很短,在转化过程中仅仅是一 个短暂的过渡,因而也有的教辅资料把变质 作用忽略掉,认为各类岩石都可直接形成岩 浆。
循 环 的 意 义
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 矿产资源 2 改变了 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1.内、外力作用比较作用 特点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主要是 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 热能 太阳能 以及重力能 等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等作用
浆活动、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使地表趋于 平坦
提示 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一定的时间 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其中内力 作用对地表变化起主导作用。
形成: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挤压 褶皱 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地质构 基本形态: 背斜 和向斜 造与地 形成:岩层受力断裂,并沿 表形态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断层 地貌:谷地或 陡崖
点
拨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 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 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准确 判定地质构造详见[核心·考点探究]考点二。)
3 .外力作 用形成 的地貌沙丘
峡谷
提示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 果;而“背斜成谷、向 斜成山”则是外力侵 蚀作用的结果。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典题导入】 1.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 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 物,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图2为岩石图片。 读图完成(1)~(2)题。
(1)图1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 ( )。 A.①、A B.②、C C.④、B D.⑤、I (2)图2中岩石与图1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 A.珊瑚石—④ B.大理岩—② C.玄武岩—③ D.花岗岩—⑤
解析 本题组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为命题背 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 题,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图中沉积 岩这一已知条件,顺着箭头推理可确定②为 变质岩,③为岩浆,④为岩浆岩;逆向推理 可确定①为沉积物,⑤为风化物。相应的地 质作用为:A为固结成岩,B、I为变质作用, C为重熔再生,D为冷却凝固,E、H、G为风 化作用,F为搬运、沉积作用。第(2)题,珊瑚 石为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玄武岩和花 岗岩为岩浆岩。 答案 (1)C (2)B
【图解考点】 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相互转化,构成了地 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对点直测】 1.(2013·河南信阳模拟)图中右图表示“巨 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 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 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 完成(1)~(2)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 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 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1)花岗岩属岩浆岩。左图地壳物质循 环示意图的突破点在于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 却凝固形成,由此可知:丁为岩浆,乙为岩 浆岩,甲为沉积岩(或变质岩),丙为变质岩 (或沉积岩)。(2)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结合 题意,该山体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另外该 标志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 (1)B (2)A
借题发挥——破解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3个突破 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转 变成岩浆
;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转变成变 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转变 成沉积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