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发布时间:2021-06-05

本文是关于毛概的论文,强调讲解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科技信息

O高校讲台oSClENcEINFoRMATIoN

2007年第l期

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申存修

(菏泽学院招生与就业处

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诸多方面与构建社会主艾和谐社会要求不协调.大学生就业难。做好和谐社会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学校、学生都要树立和谐的理念、采取和谐的措施、实现大学生和谐充分就业。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_r崭新的工作理念、社会视野与时代背景。用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就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学生就业工作足一个政府、学校,用人单位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而政府、学校、用人单位无一不是构成社会的要素。大学生就业上作得以健康和谐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凋控、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离不开学校教职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离不开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就业。

2.大学生充分就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和谐社会的视野看,大学生就业既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一是大学生就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卑值从子女能否升学向升学后能否顺利就业转变。培养一名大学生。学生个人要付出卜几年的寒窗苫读.家庭要有几万乃至十几万的教育投入,可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大学生就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稳定压倒一切,大学生足较高层次的社会人力资源,同时又是非常活跃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容易引发群体事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三是大学生就业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学生是办学的主体.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否完成这一任务,大学生就业情况就是最重要的标志。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低、质量差,人民群众就会对高等教育丧失信心.进向影响高校的招生工作和可持续发展。四是大学生就业事关全面建i殳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科教兴国战略就难以真正落实,全面建i殳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不“和谐”音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针.实质上实行的是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按照完善和谐的市场机制要求,我国商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

1.完善和谐的市场机制要求供需平衡,而当前毕业生供求存在局部性、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刚刚步人大众化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普通劳动者,同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相比,目前我国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另一方面,不少高校不是根据社会需求办学。而是片面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师资情况进行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设置,忽视市场行情走向,结果培养的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专业层次、质量层次等与社会需求不接轨。

2.完善和谐的市场机制要求法治。而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对参与市场的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等各方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很

不完善,市场“交易”秩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主要体现在: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权力和义务不明确:未明确提出保护公平竞争的手段;对市场中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协议书的签订、违约的制裁、纠纷的仲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保障等亦元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健会,加大了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成本。

3.完善和靖的市场机制要求按规律办事.而传统的“精英化”择业观与“大众化”的社会需求发生错位。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有招聘自主权,他们的期望值是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选择人才。高校毕业生有择业的自主权,他们的期望值是争取个人收入、自我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双方期望值相吻合.就会“成交”。就会形成一种事实上的市场价格,反之就会形成价格“扭曲”.造成有价无市的局面。而双方能不能“成交”,主要由巾.场来调节和决定.而不是主观愿望。由于传统“精英化”择业观的影响,目前大学乍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做“金领”、“白领”,不愿做“蓝领”、“灰领”.这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现实和社会需求给予大学乍“普通劳动者”的角色定位形成反差,造成“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矛盾的现象同时存在。

三、以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就业工作

构建{j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以和谐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时代课题。根据政府、高校、学生三方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以和特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政府:坚持宏观涮控与市场导向的和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配置机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毕业牛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丰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要索只有通过市场来配嚣,才能发挥最任效益。大学毕业生作为我国社会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要实现培养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根本出路也在于实行市场化配甓,让竞争择优的市场机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大学生就业与经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但是,市场活动的趋利原则决定了市场自身无法完全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必须保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的和谐。政府的宏观凋控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一是行政管理。通过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为高校招生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柠制与市场不接轨的招生.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二是政策保障。落实好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就业市场法规建设。保证就业渠道畅通。三是信息服务。发拌政府的职能作用.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信息交流的平台与渠道.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高校:坚持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和谐。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呵持续发展,必须按需培养人才,做到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和谐一致。所谓按需培养,就是耍考虑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质量、数量是否与市场需求接轨,这四方面反映的是高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的问题。高校要经常搞好市场调研。对市场行情进行科学预测。提高就业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决策,避免短视行为。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找准自身的位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生产”特色“产品”;坚持厚基础、宽领域的质量观,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避免结构性供需失衡。

学生:坚持择业观念与市场现实的和谐。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毕业生主要供职于高端领域。在大众化阶段,毕业生I下转第165页)

150

万方数据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