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最新工作总结和工作要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今年以来,x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严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黄金发展期,推动全区文化事业多点开花、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一、工作总结
(一)突出党建引领核心,擦亮文化高地名片
一是持之以恒学思践悟,锤炼过硬干部队伍。全面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走深走实,不断强化干部职工教育管理,打造新时期素质过硬的干事创业队伍。二是聚焦群众所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整合辖区公共文体资源,深入实施“公共文化进商圈”,上线“一网统管、一键预约”平台,满足群众文体消费需求,实现惠民服务、触手可及。三是坚持把准方向,与国同步,创新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宣传文化活动。推出党史乐唱·黑胶唱片展览、百年征途—人民货币历程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民生福礼”等举措,并专题设立党建书架xxx个,将庆祝建党100周年贯穿文化活动主线。
(二)布局重大文体项目,落地一批地标设施
一是国际演艺中心、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大型文体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其中,顺利完成国际演艺中心方案设计国际竞赛,高标准打造“城市新客厅”;全国首个高层垂直体育文化综合体“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顺利开工建设。二是华强北博物馆运营良好,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国有博物馆社会力量运营模式,社会效益充分彰显,成为x新晋“网红打卡地”,获国家文物局高度肯定。三是打造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特色街区,并获认定为“x特色文化街区”。建成“追梦”等精品雕塑,为环中心公园活力圈再添精彩。
(三)文化事业破疫前行,都市文化创新升级
一是全国首创“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印发《x市x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专项规划》,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相关做法得到省文旅厅充分肯定并全省推广。二是“公共文化进商圈”工作成绩斐然。制定《x区“公共文化进商圈”工作方案》,高效整合辖区公共文化空间约x.x万平方米,制定x区商圈文化资源清单。同时,整合全区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梳理出总计xxx项的商圈公共文化服务清单,并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超xxx余场,走进重点商圈xx余家,让公共文化走出场馆、走进商圈、贴近市民、贴近需求,惠及群众超百万。获多位市区领导肯定批示,并要求全市总结推广。三是制定《x市x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扶持办法》,联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扶持办法的出台填补x建区xx年以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相关法规空白,有效提升了我市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综合实力。四是完成邓小平铜像、孺子牛雕塑、x革命烈士纪念碑等x项市级文保单位申报第十批x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徐氏中医外科特色外治法、古琴艺术(虞山琴派)等x项区级非遗项目全部认定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对全区红色文化资源按类别梳理,形成《x市x区红色文化资源情况报告》。“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绩突出,南园街道被市文广旅体局列为全市唯一“非遗在社区”示范点。五是高标准推进图书馆建设,创新打造“两馆一院”融合发展新模式,区图书馆被成功认定为x省人文社会科学基地。抓好图书馆品牌活动,打造全民阅读典范城区,“一间书房”阅读推广项目获评x市全民阅读示范项目奖项。基层分馆建设进展迅速,成立x第一家粤书吧—香蜜公园粤书吧,首届书香x读书月、第二十二届x读书月x分会场等特色活动精彩迸发。
(四)体育事业扎实推进,服务供给更加多元
一是全市率先建立文体场馆“一网统管、一键预约”服务机制。目前,平台已接入xx所学校、xx个社会体育场馆,开放近xxx片运动场地,惠及群众超百万。相关工作受到中改办、省市改革办持续关注和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持续报道。二是积极参与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等工作,公共体育场馆公益开放超千场次,国民体质测定等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体育惠民深度彰显;升级打造20xx年x超级联赛,至今已开展赛事活动xxxx场次,获得学习强国、新华社等平台和媒体持续报道。三是深度参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主导编制的文体领域公共服务标准纳入省市地方标准,高质量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x样本”。四是全国首创在水质净化厂屋顶上方建设以足球为主题的海滨生态体育公园并引入专业运营,创新拓展群众公共活动空间,获评“xxxx-20xx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五是竞技体硕果累累 …… 此处隐藏:236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