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动心得体会500字(共19篇)(读书活动心得体会表格)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勤于记读书笔记,注重表达和交流。更重要的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我们要求教师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并指导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文字优美,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并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很多学生因阅读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阅读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升华。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1、开展非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一题材的诗词)、“同人异文”(同一作者的诗词)、“同意异文”(同一情感类型的诗词)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3、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
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读书活动心得体会500字1
我以为,漫画只是能让我们放松的书,并不会让我们悟出什么道理。但读了《父与子》后,我就不那么认为了。漫画能够通过一幅幅简单的图画,刻画出一幕幕社会现象、人生百态,让人看后,在幽默的背后,去回味、去领悟。
《父与子》的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故事大多取材于我们平时的家庭生活,也有一些取材于特殊的社会现象,通过漫画的形式,将这些故事生动地一一展现出来。一个是长着刺猬头、喜欢搞恶作剧的儿子,他调皮、可爱。一个是长着大胡子经常被人嘲弄的父亲,他善良。通过父与子一幅幅生动又好笑的画面,使我们看后,时而哈哈大笑,时而会心一笑,但回味无穷。虽然,当时的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父亲与儿子时时刻刻都保持着那善良、乐观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让他俩过着平常人一直向往的乐观生活。而现在,有些人因为贪图钱财,失去了这份快乐。这本漫画,不光在工作学习之余,可以给我们一笑,还可以给我们启示和教育。
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漫画是《说到做不到》。讲的是父亲正在看一本书《教育不能体罚》,还一边将内容讲给儿子听,而儿子因为贪玩,不小心将苹果砸到了父亲头上,父亲火冒三丈,拎起儿子就打屁股,对儿子进行体罚。这则漫画讽刺了那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人,而现在社会里,这种人却很多。
漫画《父与子》里也有想象的故事,比如:《难舍美人鱼》、《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未来的晨报》等,这些漫画都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引导我们去开展无穷的想象。
漫画《父与子》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丢掉虚荣心,做一个平常人,去寻找平常人的快乐。
读书活动心得体会500字2
我喜欢读《父与子》,每当读它,我总是觉得内心像拂过一缕春风,轻轻的、暧暧的;每当读它,我总是对父亲充满了深深的爱意。
《父与子》是德国大师奥·卜劳恩创作的漫画集。他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记录了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无言地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忘不了父子俩的形象:脑袋扁圆,总穿一件马甲的父亲,一头乱发,小不点儿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