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及翻译怎么写(8篇)(季氏将伐颛臾简介)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夫子 相:辅佐 b.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c.陈力就列 就:担任 d.不患寡而患不均 患:忧虑,担忧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以伐为 为:呢,助词 b.危而不持 而:而且,连词
c.既来之,则安之 则:就,连词 d.是谁之过与 之:的,助词
18.请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4分)
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20.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3分)
参考答案:
16.b (过:责备)(3分)
17.b (而:却,连词)(3分)
18.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大动干戈(写出其中的两个即可得4分)
19.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3分)
20.反对武力征伐,提倡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3分)
s("content_relate");【《季氏将伐颛臾》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07-06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04-02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06-22
关于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07-01
季氏将伐颛臾12-29
《季氏将伐颛臾》阅读答案3篇04-08
《季氏将伐颛臾》的阅读练习和答案08-25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05-26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1-17
《晋文公伐原》的原文和译文
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矣,乃归文公。故曰“次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勿若不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原:古国名。②士:兵士。
晋文公起兵讨伐原国,跟身边的谋士说七天攻下原,七天没有攻克原国,便命令士兵班师回朝。有个谋士进言:原国就要被攻克了,请将士官吏等待些时间。
元公答到:诚信,来立国之宝。得到原国而失去诚信这个宝物,我不能这样做。于是元公便班师回朝了。第三年又去讨伐原国,与身边的谋士说这次一定会得到原国再回来。卫国人听到这些,认为文公以诚信为治国,于是归顺文公。
所以说:讨伐原国而得到卫国,就是这样的`说法。文公不是不想得到原国,而是不想以失去诚信的代价来得到原国,不能以不诚的方法来得到。一定得以诚信得到,这样归顺的国家就不止是卫国了。文公可以说是知道自己所想。
凡是做主公的都要以诚信立天下,对人诚信并且对那此不是很亲近的人也一样,不诚信就会让所有事都不顺。所以这次攻下原诚信应该记为首功。.html
s("content_relate");【《晋文公伐原》的原文和译文】相关文章:
《晋文公伐原》原文和译文03-02
《晋文公伐原》原文与译文03-05
晋文公伐原阅读答案10-27
《晋文公伐曹》原文与阅读答案06-30
《伐檀》原文及译文04-27
《晋文公攻原》原文及翻译08-06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翻译09-13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和译文08-31
《季氏将伐颛臾》的原文和译文03-05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 …… 此处隐藏:1927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