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小七孔的导游词范本(三篇)(贵州大小七孔的文案)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梦幻织金洞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的乌江旁,在三岔河与六冲河之间,气候潮湿、凉爽。
织金洞全长12.1公里,有四层共五个支洞,每个支洞中还有五至七个小洞。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还要大出44万平方米。这五个支洞中属“十万大山”洞最大,其面积相当于10个足球场!宏伟壮观便成了织金洞的最大特点。
织金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颜色鲜艳。洞内的“珊瑚瑶池”、“石柱”,五颜六色,而且形态各异。再加上洞中湿度较大,有的地方有刺鼻的气体,有时在人的眼前就会出现幻觉,因此得名“梦幻织金洞”。
织金洞中还有两件奇物:“霸王盔”和“银雨树”。巧妙的是,这两件奇物都位于“广寒宫”中。“广寒宫”的面积为5万平方米,其中有许多石笋、石柱,可这些都是与两件奇物无法相比的。
“霸王盔”是一种特殊的帽状石笋,十分坚固,因其外表像一顶战争时用的头盔而得名,它有30多米高,5米宽,可谓是“石笋之最”。
“银雨树”则是钟乳石,高5、6米,看似一棵用石片一层层累成的小树,表面呈淡黄色。据推算,“银雨树”还需要15万年来完成生长。
那么这个美丽的洞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考古学家调查,12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块平地。但是有一天,地壳发生了变化,乌江水流的一部分流到了现在织金洞的位置并开始冲刷、腐蚀这里。95万年后,地壳又开始发生变化,水不再涌到这里。又过了120xx年左右,洞内大部分水已经干涸,并开始逐渐变成现在的样子。又过了几十年,一群野猪跑到了这里,在洞内生活、繁殖,并产生了“石洞野猪”这个种群。约2万年后,气候变得潮湿,“石洞野猪”不再适应当时的气候并灭绝了,但他们的角、牙等却给人类留下了很有价值的财富。
梦幻织金洞,真是既宏伟又神秘,不愧为中国的“洞穴之首”!
各位女士、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历史文化名城镇远。
我姓某,名某某,大家可以叫我小某,某导。我感到非常荣幸,有机会与各位结缘。今天我们观光、游览的品种是民族风情。那么,小某就带领大家去看过究竟。若有不到之处,敬请多多包涵。
今天,我们前往的景区叫潕阳河景区,为a线,也叫北线,沿途有不少景点。在古城镇远流传下来的颂景歌这样说道:“白米倒斗府后坡,松溪夜月永不落。五燕矶翻转金钱水,香炉岩下白浪多。五老山上施号令,二仙传道乐呵呵。文德关前云梯路,祝圣桥唱太平歌。”歌词中说道的二仙和文德关,就是我们前行途中的两个景点。其实嘛,应该是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二仙拱北、云根五漏泉、古驿道、文德关。
二仙拱北
(汽车行驶出城后,大约在加油站至金家湾一带都可以看到),请大家往左前方的山上看,那里有两座人形的山峰是吧。从方位而言,它们所在的位置处于南端,面对着北方,又因山形奇特,且较为突出。所以,古人将此列为明代外八景之一。并赋有两首诗词为证。其一:漠漠烟云万象森,仙灵飘渺接城阴。密疏绿树多风雨,明灭青灵自古今。同志祭倾唯爱日,单枕辰拱独铭心。年来兀坐江天阔,指点幽人何处针。其二:镂刻谁知造化工,昂藏道服隐山中。三更出没百灵护,万里扶摇一气雄。黔甸有山皆向北,潕溪无派不向东。行云行雨都通泽,笑傲依然倚碧空。都对此作出了深刻地描写,同时把周围环境也参揉进去了,令我们不得不佩服。
云根五漏峰
是指这一带参差不齐的,秀美的山峰中有五道沟壑,平日里毎道沟壑里面都有山泉流出。若是在大雨过后,还有增添景致的瀑布。而雨过天晴之后,在阳光照耀下的雾气慢慢的,逐渐形成一道道白云缭绕山间,有时还会出现七色的彩虹,真是美丽极了。山中的泉水甘洌清甜,为古驿道上的马帮和行人提供了方便。人们总爱在山泉旁停留下来,喝喝水,聊聊天。于是,久而久之,文人雅士们便取了个“云根五漏泉”的名称,并一直流传下来。
古驿道
大家快看,山腰中隐隐约约地露出过去的山道,那就是古驿道了。是古代印缅、云南等象队、马帮必经之路。它是经过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逐渐开凿出来的,全是用青石和鹅卵石铺砌而成。刚才说到那一带常有白云缭绕,所以,人们将古驿道上的蹬蹬阶梯称之为“云梯路”。
文德关
文德关,是云贵进入镇远古城的第三道关楼。它的原名叫“油榨关”,后来,人们在太平盛世中,将其改名为“文德关”,是取文教风化,施行仁政之意,武功还得靠文治,以德服人嘛。为此,古人有赞美之词为证:“边疆多设险,此地独嵯峨。关依岩间立,人从石隙过。诸峰环锁钥,万载戢干戈。允矣称文德,嘉名自不磨。”使边关雄奇险峻的情景跃然在字里行间,把兵器收藏起来,是得到朝廷应允的事情,名称自然是永远也磨不掉的。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时间,曾经关毁迹灭,但文德关这个不朽的名称却一直铭刻在人们心中,并沿用至今。如原来的文德公社,当今的文德社区。如今,政府已经恢复了城门与关楼,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镇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