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直播观后感(共13篇)(天宫ppt)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今天,神州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老师在太空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太空实验课,看后不仅惊叹不已。航天英雄也只是一个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的普通人,是什么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
首先我了解了太空上没有地球吸引力,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走路、转身、运动,都和地面不一样,都需要小心谨慎,以免受伤。看见宇航员们在太空飘来飘去,心里顿时涌现出一片小浪花,长大一定要当宇航员。
王老师给我们做了几个太空实验,其中有一个水膜实验,王老师把和女儿在地球上一起折的花朵折纸,放在水膜上,花朵折纸慢慢打开。这让王老师想到女儿,王老师对我们说:“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希望你们的梦想在广袤的宇宙中绽放。”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泡腾片的实验,王老师把注满水的水球加上色素,泡腾片放上去后,泡腾片产生的小气泡一个接一个充满了蓝色水球,而且气泡不会离开蓝色水球,太神奇了。
三位航天员进入太空后,一定要适应太空失重的环境,所以航天员在太空要克服很多很多的困难、经受多重考验、甚至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痛苦,但是三位航天员没有放弃,为梦想坚持着,因为坚持是通向成功的最好途径。因为坚持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向航天员学习他们为国贡献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坚持锻炼,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远航!
振奋人心的那一刻,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我国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神舟七号发射成功,5G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我国“首条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在京津两大城市间开通,”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发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
蛟龙深潜,嫦娥探月。我国科技实力不断进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日趋活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梦想,今朝实现。去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于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5]。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截至2021年2月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飞行里程已超过4.5亿公里,距地球约1.7亿公里。
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按计划将在轨驻留6个月,在这6个月时间,主要工作是要进一步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具体来讲,就是要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一起配合进一步验证。
科技强,则国强。自信之路成功,为中国航天点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他们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接着,就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时候了。他们拿着一个管子,管子前面放着一个乒乓球,他们先是往下压,然后快速的把管子拿开。“哇!”同学们纷纷赞叹。原来因为乒乓球竟然在沉下水里头去了,而且他还紧紧地贴着杯子旁边。要是在地面上的话,那么乒乓球应该是浮上来,不可能沉下去!同学们惊讶的合不拢嘴,这个实验可真神奇!
虽然这是一堂简单的课,但是我从中感受到了宇宙的神奇。我以后一定要当为宇航员,驾驶着火箭到遥远的太空去!但我知道,现在我必须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好报效祖国!
今天,我们在教室参与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
首先,王亚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天和核心舱的主要结构,先后带我们参观了居住区、卫生区和太空厨房。随后,老师还介绍了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企鹅服”等运动装置的用法,并解释了太空中锻炼的重要性:空间站几乎没有重力,微重力的环境会使人血液上涌、骨骼疏松、肌肉萎缩,需要坚持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叶光富老师还为我们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行走、转身,从而让我们对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接着,就是最激动人心的太空实验环节了。三位老师演示了太空细胞学实验、浮力实验、泡腾片实验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球成像实验。王亚平老师先制成一个水膜,再向水膜中缓缓注水。由于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较强 …… 此处隐藏:93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