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及目标(7篇)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各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段
1、能够对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运用彩笔画出富有儿童特点的作品。
2、学会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其动手制作的兴趣。
3、能够从优秀的儿童作品中吸收一些营养以补充自己,让学生自己主动了解作品的题材及内容的安排,锻炼其欣赏能力及水平。
4、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从中感受不同的美。
5、让学生能够尝试进行比较喜欢的主题创作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中高年级段
1、让学生自行欣赏中外名作,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巧。
3、掌握国画基础用笔并能描绘简单的小品画,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对美术字有一定的认识,对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设计出适合一定主题的板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及创造性、参与意识。
5、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生活,改造生活,让美术真正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无论是低年级还中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维、质疑,能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真正的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与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探索、解决疑难。
三、教学措施:
1、区别年级差别,把握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2、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用画笔来描绘出发自内心的感慨,激活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3、每堂课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好教学环节,正确判定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突出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教法灵活,层次清晰,得当,结合各年级的学生特点加以把握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天地。
4、在新课改形式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新课改相关理念,领会课改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得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
5、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能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意与能力。
6、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插图,为日记作文配图;结合自然、社会、劳动等课程进行描绘、手工制作,布置美术园地。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还处于儿童涂鸦期,大部分学生的绘画简单稚拙,构图单纯。尽管这样,每个学生对美术都抱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向老师学习绘画知识,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对缺乏学好的信心,学习美术的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给予帮助教育。
教学的目的任务
1、学习记忆画、想象画的画法,用这些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体会表现的喜悦。
2、用硬笔线描的方法,绘制简单动植物。
3、继续学习以平涂为主的硬笔着色方法。
简单的纸工、泥工、拼贴、拓印等技法。
2、用撕、折、拼贴等方法,制作以纸工为主的简单图形。
3、用团、搓、压、捏、拉、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1、观赏有趣的动、植物。
2、欣赏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3、欣赏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1、用水彩笔或蜡笔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摩、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学习用费材料进行简单纸工制作练习。
3、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3、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1、 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工作计划
2、 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 此处隐藏:407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