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全区农业产业和项目建设专题会议上的讲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同志们:
今天下午召开全区农业产业和项目建设专题会议。刚才,大家作了很好的讨论,XX、XX、XX同志都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表示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讲政治、讲站位
农业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今年是实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党和国家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国计民生高度抓紧抓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抓好农业项目工作,不能按部就班,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反思和研究,区委提出了项目建设要有投资的思路、经营的理念,为全区农业项目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气象,但部分农业项目资金无处可用、一些项目实施进度较差等情况仍然存在。反思这些情况,暴露出我们在作风上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官僚主义。主要体现在项目规划落实上不实事求是,凭想象作规划,征求群众意见不够。二是教条主义。上级在农业项目建设上都设定了明确的“条条框框”,但是在这些“条条框框”下,我们主观能动性发挥还不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去研究该怎样发挥、怎样落实好。三是形式主义。有的工程重形式,轻实效,表面上好看,但实际不中用。作为区一级,我们必须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坚持改革的精神,既要深刻认识并认真总结过去的教训,又要从微观和操作层面来加大对农业项目建设的研究,把事情做好。
二、要讲方法,讲认识
一是抓好农业项目工作,要明确三个目标。一是要让最大多数群众受益、满意。一个项目,无论是农林牧渔基础设施,还是国土资源管理或造林工程,衡量其做得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规模有多大、外表有多光鲜,而是看这个项目到底造福了多少人,这些受益群众是否满意。只有这个项目让最大多数群众受益和满意了,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二是农业设施要可持续利用。我们建的农业设施,特别是水渠和路等基础设施,一定要保证可持续利用,不能今年建了还没发挥作用,明年又重建。三是农业产业要健康发展。发展农业产业,有区场波动是正常的,但必须是一年一年地在做加法,不能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过去有的地方开农业产业现场会,领导一来,就把其他地方的鸭子或牛赶到一个圈里面,等领导一走,又恢复原位。这种做法纯粹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们坚决不能干。
二是抓好农业项目工作,要把握好三个需求的结合。一是群众需求。这里讲的群众需求必须是最大多数群众的需求。我们实施任何一项农业项目前,都必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搞清楚群众到底需要什么,绝不能坐而论道、在办公室做决策。二是区场需求。要发展产业,就必须尊重区场需求,否则将一事无成。为什么过去在产业发展上,凡是我们政府介入太多的事情,很多都未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包办太多,忽略了区场的选择。简单来讲,尊重和把握区场需求,就是要尊重和把握企业和企业家的需求,而不是我们哪个部门和官员的需求。政府要围绕区场选择做决策,包括产业规划和资金投入,都要围绕企业和企业家的需求来定,要为他们创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成熟的发展条件。三是上级的要求。要深入理解和把握上级制定的一系列“条条框框”,既不越线、又不教条。我们只有首先把群众需求、区场需求、上级需求结合起来把握到位,才有资格去思考能不能做好的问题。
三是抓好农业项目工作,要充分认识机制设计的重要性。不同的机制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目前在我们项目管理和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完全责怪某个人作为不到位,要去思考机制设计是否合理。比如说一些农业项目报账慢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机制设计没有搞好,对业主责任监管不到位,导致业主资料准备不齐备。这就好比修房子,钱不要你出,你只管修好后来住,在这种建设者和使用者脱节的情况下,如果你不来监督,受利益驱使,建设者很难自觉维护你的利益,肯定是能偷工就偷工、能减料就减料。我们过去实施的一些村道公路又何尝不是这样?想想都让人痛心。因此,我们的机制首先要从防范虚假工程、“豆腐渣”工程出发进行设计。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设计,把我们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到一线去加强项目建设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三、要讲规划、讲思路
目前,导致我们农业项目工作各自为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规划、缺乏事前研究,没有很好的思路。一要做到集思广益。以后我们上报的项目和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方案,都要提交规委会进行审定,不再仅仅依赖于个别专家或专业人员的意见,而是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想法,能够充分发扬民主,遵从集体的意愿,运用集体智慧的结晶,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使上面没有政策,我们也可以通过规委会进行研究,做好充足的准备,等到政策、指标下来时,我们才能获得先机。二要坚持理性投资的思路。我们要树立起成本和效益的概念,根据成本和效益测算 …… 此处隐藏:120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