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隐入尘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余华在《活着》的外文版序言中写过:“‘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正在上映的新片《隐入尘烟》就有着《活着》的苦闷底色。人真正的苦难通常是沉默的,像驴一样,忍受命运的鞭策,死后又像尘烟,归于寂静的土地。如果说生命的底色是苦的,那活着只是在其底色上短暂的找点乐子罢了。
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基调略显沉重。没有自主选择权的贵英和老四,像是牲口一样,被亲戚安排着配对。老四为了全村人的利益,去给收粮老板献血,贵英心疼得紧。在长久的相处中,两人生出了情谊:用灯泡孵化“电报鸡”,用麦子在手上印出花朵,在河渠中洗澡,抓一条鱼来烤炙……这不就是一个简单的乡村爱情故事吗?或者可能和爱情都沾不上边,只是一种良善人类之间互相帮扶的“好”,但这比爱情更大,更动人。在大自然的四季轮转中,贵英和老四像麦子一样无声地生活着,却充满了温暖、充盈的生命力,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诗情画意,淡化了悲凉的底色。图片
片中有两段借麦苗麦子阐述命运的画面。在种麦子的时候,桂英不小心把一珠麦苗铲出来了,拿在手上看了半天,又想把它种回去。有铁看见说:“”啥人有啥人的命,麦苗也有麦苗的命。被拔了就扔在地里,成为其他麦苗的肥料;有的刚长起来,一不小心就被人踩死了;有的成长好,但完完整整的被虫吃掉了;有的长成熟,还不是任人宰割的被镰刀的割掉了”。图片
片中有这样一幕:桂英说:麦子只能任由镰刀砍任由驴啃,只能干挨着。有铁回答说:被风刮来刮去,麦子能说个啥?被飞过的麻雀啄食,麦子能说个啥?被自家驴啃了,麦子能说个啥?被夏天的镰刀割去,麦子能说个啥?就算被当成了种子,麦子又能说啥?
无论是只能硬挨的麦子,还是被使唤了一辈子的驴, 其实都是在说人,在说沉默质朴的老四。很多人的生活也是如此,不应该说是生活,他们那样应该是生存,在生存中苦苦挣扎着。有铁的几句话,犹如繁华浮世的一剂猛药。我们总在歌颂和粉饰太平,然而在我们看不见的山村里,深沟里,矿洞里,荒漠中,抑或在繁华闹市的角落里,有多少人还在为一天,一家,一年的生计,挣扎,抗争。生活,对于每个人是一样的,无论贫富,每一天都要过去,而生活对于每一个人又是不一样的,有人只是为了过上平实的生活,却要殚精竭虑,缺胳膊断腿,一身沉疴重病,甚至殒命;而有些人却过得纸醉金迷,还不知足。世间的悲喜,是不相的。不同社会阶层,悲和喜有着千差万别。有些人竭尽气力和生命,也无法扭转日复一日的悲苦,有些人耗尽半辈子的光阴,最后还是得蜷缩在最开始的角落。
可正是应了那句话,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难人。导演并没有将苦难轻松地消解在日常的浪漫之中,最后还是给出了一个苦涩得难以下咽的结局——贵英掉入河中死亡,两人的结婚照被当成贵英的遗照。老四遣走了陪伴他半生的驴子,自己也寻了死。演员张新成在看完《隐入尘烟》后发表观后感:“第一次在影院接近号啕大哭。”拥有过诗意之后的残忍结尾,更加露骨和刺人。
让我真正有一些难受的是,贵英死后,孤零零的躺在炕上,除了有铁,身边没有一个人。可怜有铁帮助了那么多人。献血多次也只是为了帮村里人要回工钱。他一直都是活在黑暗里的, 而贵英像道光般照耀了他的生活,见过光的人,又怎么会安心的活在黑暗里。
纵观全片,两位主人公卑微的爱情,隐秘而伟大,平凡而炽烈。全片不提爱,但他们对彼此爱到了骨髓,全片不说苦却苦到了天际。用麦粒浅浅地在你的手上做个记号,你跑到哪里就都丢不掉了。故事的最后,坡脚又易小便失禁的贵英死在了给马有铁送鸡蛋和馍馍的路上。墙上那张“囍”字似乎是马有铁内心的图腾,要不是贵英,马有铁总是挂不好那个“囍”字,没有了贵英,马有铁连贵英的遗像也是挂的左高右低。他辈子没有吃过鸡蛋,吃的第一个鸡蛋也是最后一个只是为压下农药的苦,或者告诉贵英,你送的那个鸡蛋我已经吃上了。墙上是贵英模糊的遗像,但在马有铁的心田里,贵英留下了清晰的足印,没你之前我可以忍受孤独,有你之后,我却再也无法承受失去你的孤独,如果我抓不住你,我就什么都不要了,包括那头陪伴了他半生的驴。网上有句话说:“西北的荒漠没有玫瑰,我的爱意是镶进皮肤的小麦花。”我觉得这是对这部电影最凄美的解读,电影平淡真实,直击人心,生活给了马有铁束光,但又夺走了他唯一的光亮, 西北荒芜的土地上的爱都是无声的,花刚开,就谢了,一切隐入尘烟....
最后:这个电影为什么让人感触很深,首先是因为它很真实,其次是剧情的安排,它用弱者的善良博得了我们的同情,又以弱者的悲剧作为结局,激发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怜悯之心。类似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农村天天有,但是我更想表达的是,这不叫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我 …… 此处隐藏:208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