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厢记》有感范文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最近读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想写点读后感,却不知从何说起。刚开始粗略地看了一遍,竟把一本名著读成了小黄书,边读边笑,大出意料之外。之后不甘心名著成了小黄书,精读了一遍,又把小黄书读成了名著,写得真美,也感受到元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开始当做小说看,感觉情节实在是太单薄了,随便一本言情小说都完胜它。之后把它当戏曲剧本来读,感觉这种特定的形式有它本身的道理,情节不是重点,并且到之后觉得情节其实还不错,有很多细致之处。
这本书古代是禁书,以前总觉得肯定是那些封建卫道士迂腐不堪,看不得人家好好的感情故事。但看了一遍之后,我竟然有那么一瞬间站在了封建卫道士那边,觉得禁得有道理。就算放到此刻,书中的主人公也有那么一点三观不正。
张生在普救寺巧遇崔莺莺,立刻被她美貌所吸引,并且这种吸引完全可称之为性吸引。他一想就想到“偷香窃玉”(偷情)那方面去了。可是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啦。但不但如此哦,他本来是要去考试的,此刻一遇上美女,就觉得考试没那么重要了,干脆就不去赶考了。不去赶考也就罢了,他还借口说寺院清净,跟老和尚说借间僧房来温书,赖着不走了。多年不见的结拜兄弟就在附近,多次派人来请他相聚,他也不想去。真的是一心一意。男主人公这么开场,倒是打破了我对戏剧中“才子佳人”中“才子”的印象。这么不贴合主旋律,难怪封建父母们不喜欢。
至于女主人公崔莺莺也不是省油的灯。张生第一次见到崔莺莺,是在游玩佛殿的时候,当时莺莺没发现他。张生在远处呆呆地望着。等到莺莺的侍女红娘发现有人,主婢二人赶紧离开,因为古代大家闺秀不可抛头露面。但在离开时,莺莺回头看了张生一眼,这一眼分量可不小。被人看对于千金小姐来说已经是可耻的事,在非礼勿视的年代,你还回过头来看帅哥,这就含义深刻了。所以张生自作多情认为莺莺对自我有好感。后面事实也证明如此。
大家闺秀深居简出,很难看到的,所以张生必须主动创造机会。他打听得莺莺跟红娘每晚都会在花园里烧香,所以在角落里等,期望能“饱看一番”。莺莺在烧香时,长叹了几声,似有忧愁。张生想莺莺也许是对自我动情了,春心萌动(真的很会想,这小子有点自恋)。于是高吟一首诗来搭讪,看莺莺有何反应。不得不佩服张生很会写情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翻译一下:今晚的月光像流水般柔和,春天里花丛在月光下静静地盛开着。月亮是那么明亮,感觉那么近,可是为什么看不到月中的嫦娥呢?这首诗写得十分清新,并且后两句语义双关,把莺莺比作嫦娥,赞美了莺莺,又表达了自我想一见佳人的渴求,潜台词就是:花好月圆,像嫦娥一样美丽的你何不出来相见呢?写得真是高明,可是也得像莺莺这样的才女才听得出,放在此刻,这首搭讪的情诗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莺莺听后,赞叹好清新的一首诗!然后回应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首诗比较容易,“兰闺”就是女子的闺房,整天待在闺房里太寂寞了,这么好的春天却无所事事虚度而过。我想刚刚在吟诗的人,应当是可怜我吧!这简直就是正面回应啊!张生一听,开心死了。原先莺莺不仅仅美丽,并且聪明。张生立刻
出来相见,莺莺也想迎过去,可是红娘在旁边,也不敢轻举妄动。红娘见有男人,立刻跟莺莺说有人,拉她回家。这时候的红娘还是个电灯泡。
这一次就是他们第一次直接交流,两人都是一见钟情,而这两首诗几乎都是委婉的表白了。我们要注意的是莺莺这时是有婚约的,已经许配给别人了。见到张生就直接正面迎合,而这个男人只见过一面,这也确实是很有个性。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也能够看到,其实莺莺才是他们感情突破障碍的主导力量。
张生之后又主动创造一次见莺莺的机会,可是是在公开场合,两人没有交流。如果故事没有在外力量来突破,那两人只能是痴男怨女,各自相思成病。于是按一般的套路,坏人出现了,一个乱军的头目要掳莺莺为妻,还威胁如果不能如愿,要杀掉所有人。大家手足无措,这时候张生就能够来英雄救美了。在被逼无奈之下,莺莺与母亲(故事中的老夫人,权威人物)商量说,只要有人能退兵,就嫁给他。老夫人答应(在她看来是缓兵之计)。于是张生出来了,说我有退兵之计。电视剧小说看多了,觉得这种英雄救美的情节应当设计得很精彩,我本来以为这张生真的是智比孔明,一个书生竟能击退五千贼兵。但没想到他所谓的计策就是写信给他附近的结拜兄弟——他兄弟是白马将军——请求他发兵退敌。作者写这个结拜兄弟就是来给张生送助攻的,这张生真的是命好啊!送完助攻,这兄弟就退场了。他的下一次出场也是来送助攻的。书中把张生这计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说什么“胸中百万兵”“灭寇功,举将能”……我都为他不好意思了。
可是好事多磨啊,老夫人反悔了,推辞说莺莺已有婚配,让他们以兄妹相称。这可苦了这对有情人。这时 …… 此处隐藏:26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读《孔乙己》有感范文
下一篇:读《白鲸》有感范文